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九龙园校区重庆双福育才中学重庆龙水湖育才中学

新闻动态

行知风骨传千秋,育才少年走天下 ——高2021级AP国际课程班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于:2019-05-24 12:13:27 访问次数:0

他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他有着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和普通又伟大的人格,他是谁?

他是我们最敬爱的老校长陶行知先生。


2019年5月19日,天下着蒙蒙细雨。

育才国际部组织策划的“行知风骨传千秋,育才少年走天下”研学实践活动正式开启。我校高2021级AP国际课程班的部分同学来到了合川,走进陶行知纪念馆及育才旧址古圣寺参观学习。

【合川·陶行知纪念馆】

重庆市合川陶行知纪念馆有六个陈列展厅,庄严的纪念馆门匾上,刻有前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写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


AP高中国际课程班学子在纪念馆前合影

精心设计的任务卡点燃了同学们探索陶馆的求知欲,在对陶馆的参观学习中,同学们积极与讲解老师互动,踊跃提问。同学们不仅进一步深化对陶老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更对育才校史以及陶行知先生在育才时期的教育实践有了更深的感悟。

     


(图234)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学生们认真做着笔记


(完成精心设计的任务卡)

陶行知先生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来,他脱去西装,穿上草鞋走进乡野,创造性地在平民中间推行教育试验,以个人的热情与汗水胎孕乡村的新生命。“他肯做沉实的泥土,裹着希望的种子,催它生长成美的鲜花和壮的大树,他渴求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有成。”


小陶子们专注地聆听讲解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

【合川·古圣寺】



“古圣是谁?似无确指。

我只听说这座寺是和陶行知连在一起的。

他在这个山窝里办起了教育,

志在改造文化落后的国家。

这里的育才学校,

是他的又一个伟大的杰作。”

——马力·《古圣寺》

1939年7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当时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决心从教育入手,挽救国家危亡,在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

历经80个春秋,我们依旧能追寻到当年育才师生在这里生活学习的痕迹,虽为陋室,却凝聚了陶先生为人民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


(合川古圣寺参观)

AP国际课程班学生研学感悟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当所有人都在为生活而苟且时,总有那些不为个人安身,却为民族立命的人,挺身而出,挑起了中华教育的大梁。我明白: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杨理杰

从手脑相长到十四要,全文白话如掺土的寡水。但越往后看越觉出俗并不是一件坏事,尤其对于从乡土文化中滋养出来的中国人。近代的国人肚内本就只有几滴干涸劣质的金墨水,不能指望天天和土地打交道的人自己去领悟“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故而俗不是扮丑,而是时务,是一种聪明的应世而生。

—— 史晨希

作为一名育才的学生,我深知陶老先生教育的分量,暗自佩服其渊博的学识。然而,将他的高学识与所行之善事作比较,便如同涓涓细流比之浩瀚汪洋。在那个困苦的年代,他将金钱与荣誉置身于世外,用生命与汗水来铸就中国教育的道路。在我粗浅的学识看来,他的行为是一个有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却用岁月一步步实践。 尽管明知道阻且长,但是他依旧凭着信念和对教育的执着,如同一位披荆斩棘的勇士般为中国的未来开创道路。

——张雨轩

精致而不华,如同一部描绘陶行知先生的纪录片——陶行知纪念馆——书写了陶老先生人生的起起伏伏。

朴素而幽深,像来自丹青大师对育才中学的细细描画——古圣寺——经历了风雨的洗涤,岁月的磨难, 永恒屹立的育才旧址。

我看到了他的坚持不懈,他的爱满天下,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教条,为了中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敏瑞

细雨如丝,空气湿润,我们踏上了回寻育才过去的旅程。在古圣寺,我们了解到陶行知老生先生从一步步创立育才,到育才逐渐发展,桃李满天下的艰辛历程。参观结束后更加坚定了每位同学努力奋斗的决心与愿望。

——娄晶晶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传来,那个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所伟大学校诞生的全过程。校史馆里,一页页文字、一幅幅图片,生动形象地向我展示了先辈奋斗的厚重历史,是他们见证了育才的诞生与成长,也是他们造就了今天育才的辉煌与不凡。

——夏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