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九龙园校区重庆双福育才中学重庆龙水湖育才中学

构建“新二十三常能”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以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真人”!

发布时间于:2021-11-18 16:50:21 访问次数:0

1939年7月,陶行知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重庆合川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三位一体。

不难发现,劳动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石与核心,而重庆市育才中学校作为陶行知一手创办的学校,深受该理论的影响,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并提出了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


“二十三常能”——“新二十三常能”

赋予劳动教育新时代内涵

“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行—知—行”是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1944年,陶行知提出了“育才二十三常能”,他将学校的学生素养分为日常生活劳动必备的“初级十六常能”和着眼未来社会对人劳动技能较高要求的“高级七常能”。

在新时代下,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坚持“行知育才、教育为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基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二十三常能”,结合学校82年办学实践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学校进一步提出了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的构建 

劳动教育“新二十三常能”课程体系囊括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围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总目标,建立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调实施机制。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让学生通过教室、校园、家庭、社会四大课堂接受劳动教育,使学生具有大爱、奉献、求真、创造的必备品格和生活力、学习力、自动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能力。

课内——课外

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初中每周开设1节劳动教育课;高中每周开设一节生涯规划课,并围绕“新二十三常能”开设了数十门市级精品社团、校级精品社团和选修课。

同时,学校还融入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和假期实践活动。“家庭三师”“小鬼当家”“重走行知路”研学旅行,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重走行知路”研学旅行


此外,在“新二十三常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加强过程性评价,坚持多主体评价结合、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近年来,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劳动教育硕果累累:学校生活德育被重庆市教委评为市级德育品牌;参与劳动教育教材主编工作;学生劳动教育成果荣获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20余项、重庆市一等奖100余项……

《陶行知在重庆》话剧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希望通过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整个社会,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格局;构建起一个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落地生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梯次递进”“全面持续”的“五育并举”,培养出“自立立人”“自觉觉人”“自达达人”的新时代“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