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九龙园校区重庆双福育才中学重庆龙水湖育才中学

新闻动态

重回古圣寺——记参观重庆合川陶行知纪念馆

发布时间于:2011-10-21 00:00:00 访问次数:0

深秋十月,桂花飘香。位于合川草街子的古圣寺,迎来了一行远道而来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研专家、当年育才学校学生、陶行知先生的亲属、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廖意林的子女以及重庆育才中学的现任领导。他们参加了重庆市纪念陶行知先生12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结束后,专程来到古圣寺,追寻老校长足迹,寻访当年生活学习的地方。

 

庄严的纪念馆门匾上,前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写的“陶行知先生馆”;纪念馆门前的右边木拄上镌刻着“为一大事来”,左边木柱上镌刻着“做一大事去”。纪念馆的大门两边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陶行知先生手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驻足纪念馆前,当年的育才学子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向陶先生三鞠躬后纷纷合影留念。

 

凤凰山下的古圣寺,是当年育才学校的旧址。大门外有一荷花池,是当年戴爱莲先生编导荷花舞而得名。古圣寺里有当年的社会组、自然组、音乐组、绘画组、戏剧组、文学组、舞蹈组的教室。回到了学校,已是鹤发童颜的学生,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体,拉着我们前往参观。中央歌舞剧院退休的罗昌遐回到了音乐组的教室,坐在当年上课的位置上,给我们讲起一个小故事:课间休息时忙着玩,迟到了回到教室被罚了一会站,八十一岁的她站在那里,回忆着,好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情,这样的回忆依然是那么的快乐。我们都被她感染了,在她的教室里,我们坐在课桌凳上当了一回学生。李义芳领着我们到了她当年的绘画组的教室,讲述她们上课时的情景,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当年帮助推豆花,为同学们服务。田大畏和罗昌遐种植的番茄成熟了,用木盆摘了一盆,没有想到自己先吃一个,而是全部都拿到食堂,让全体同学老师都吃到了他们种植的番茄。尽管过去了多年,留下的还是美好的回忆,先生的“爱满天下”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古圣寺的黄桷树下,罗昌遐还回忆了一件往事:一天她在小卖部捡到了一位老师掉的钱,她马上找到这位老师,把钱还给了他。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天。在有一天朝会上,陶行知校长在全校表扬了罗昌遐,还发给一张小小的奖状。这一切,深深的刻在她幼小的心灵。她自豪地说:陶行知校长的表扬,是我一身中最值得骄傲的。我把这故事讲给后人,要求他们要诚实做人。

 

来到李鹏同志当年的教室,大家也去当年的座位坐坐。育才学校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廖意林的儿子苏海南,女儿苏海林在古圣寺找到母亲当年居住的房间,不禁感慨万分。非常感谢学校,提供这次参会的机会,他们是第一次看到母亲当年工作和战斗的地方。

逸少斋是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一部分,也是陶行知先生当时的住址,面积76平方米。该建筑当年是土墙草顶。就在这样简陋的房子里,陶行知先生在此接待了周恩来、邓颖超和冯玉祥将军等。周恩来同志来校曾与陶行知先生同住一室。当年文学组的学生吕长春夫人也来到逸少斋,并主动捐献他搜集、保存多年的育才学校的资料。

    如今合川古圣寺的育才学校旧址,已经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重庆合川陶行知纪念馆

原育才学校老校友在陶行知纪念馆合影留恋

重回古圣寺音乐组教室,重温当年在育才学校上课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