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于:2017-05-25 10:38:00 访问次数:0次
(育才网 邝伟)2017年5月23日下午两点半,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重庆医科大学第五期学员结业答辩和专项课题结题会在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我校高2018级37班的15名第五期“雏鹰计划”学员顺利通过结业答辩并结题。
答辩会由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处刘湘副处长主持,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杨颖副主任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蒋凯老师出席会议。育才中学和字水中学两个“雏鹰计划”第五期项目中学的24名学员,我校“雏鹰计划”第五期指导教师邝伟、冉雪峰以及以及高校、高中相关指导教师,重庆医科大学科研处工作人员参会。
本次答辩由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王建伟、重庆医科大学脂糖代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压西和重庆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邹镇组成专家组,评审并验收24名学员参与的7个学员专项项目课题,并对学员作出结业评价。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答辩、评审,最终7个专项项目课题顺利结题,24名第五期“雏鹰计划”学员如期结业。专家组一致评定其中两个学员项目为考核“优秀”,它们是由我校学生张诗雨、潘棋、何欣怡、曾心杨、张馨月在“超声医学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李桦楠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多功能纳米传递系统用于肝肿瘤治疗的研究》和由我校学生万心雨、梁爽、李萌萌、田小玉、袁佳意在“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夏杰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实验小鼠肝脏疾病模型的建立》。
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是市教委领导的,将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有效衔接、高校专家和中学教师协同配合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该计划对象为普通高中项目学校中,具创造性潜质并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经过过渡性培训后,学生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和节假日,进入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两校学习”、“双师指导”的形式,进行专题课题研究。
从零背景的文科生到熟练查阅中英文献的准科研者,从面对有机物结构解释的一头雾水到流利掌握各项实验术语、药物配比,从初见实验小鼠时恐惧到熟练切除肝脏组织、皮下种植肿瘤细胞,从面对一台台实验仪器的茫然到对比实验、交叉数据,高2018级37班的15名同学完成了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初步尝试性涉猎。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在历时一年多的“雏鹰计划”中不仅开拓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科研能力,更获得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启迪了自己做研究的兴趣,坚定了自己学有建树的决心;尽管大家日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极小,但在重庆医科大学的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一段记忆,将成为他们潜心学问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