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九龙园校区重庆双福育才中学重庆龙水湖育才中学

新闻动态

书墨文心,诗乐和鸣,经典咏流传

发布时间于:2018-04-04 10:54:00 访问次数:0

(育才网 邓雨蕾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诗词,一字一句辗转,映刻流年深深处,始终是中国人最经典最不过时的心灵独白。

\

重庆市双福育才中学读书节经典咏流传之“书墨文心诗乐和鸣”在演播大厅隆重举行,莅临此次盛会的领导分别是:重庆双福育才中学校校长陈树华,重庆市育才中学学生处副主任姜永清,重庆双福育才中学教务处主任游华国、生活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苏玉红,重庆育才中学高2019级年级组长胡代新,重庆双福育才中学初2019级年级组长余彪。

\

又见苔花,为绽放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平凡又尊贵的生命喝彩。

\

经典是深深熔铸在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印记,少年长歌行,万里长青。

\

一问一答,诗乐和鸣,再现孔子开坛讲学,群论大道之情形。

\

诗文经典,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

轻拨经典的琴弦,我们听到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

\ 

把你的心走过的路说出来,就是诗啊。

\

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读诗者,必是生生不息的活泼生命。

\

每一次诵读,都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

诗词的根在中国,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是民族生存延续的命脉。

华夏民族正式因为其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而不断流。朱自清说,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我们的来去之间,要把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美好精神文化传承下来,赋予经典文化以时代灵魂,变成我们触手可及的阳春白雪,人间芳华。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文君此去几时回,来时莫徘徊,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愿你口噙经典,好过一生。